【水缘文学•散文随笔】萍的故事:一段相守半生的深情回忆||白如华(山东)
萍的故事:一段相守半生的深情回忆
文/白如华
“日 落 西 山 天 际 一 片 暮 色 沉 沉
我俩就要走进黄昏
回首多少甜蜜几番哀愁起起落落
始终不悔与你共度此生……”
当耳边再次响起火爆全网的30年前罗文老师的《黄昏》,看着眼前熟睡的她已是“满沟与壑的额”和“展不扯眉间的锁”,我早已是泪眼婆娑……
不知从几何起,中国人兴起了过洋节,比如“情人节”,本以为像如“情人”这样的字眼在中国会很难违和,但看到街上一对对徜徉在或明或暗的灯光底下的,我真的落寞了,我的“情人”在哪里?我的“情人”不就是她吗?这一时,我感觉这个“词眼”温和多了,所谓“情人”在中国不正是相守半生、相濡以沫的爱人吗!
30年前,我和萍同时考上了江南地区的一所农业大学,离家有1000多公里的路程,在那个年代里没有高铁的,坐飞机也万不是我们这些农家子弟可以想的,每次远行,我们通常要先坐2个小时的班车到城里,再在侯车厅里等上大半夜,凌晨1时坐上南下的“硬座”,26个小时后才能到达目的地,每次迎接我们的都是将要破晓的黎明!
萍的个头小巧,每次远行都让她的父亲——我尊称为“叔”的他,充满了担忧。叔总是嘱咐我在路上多照料一下萍,这份责任与信任,从叔的眼神里传递到了我的心里,成为了我与萍之间一份特殊的纽带。
“叔”不善言辞,我也极其“木讷”,每次我只会重复着“放心吧,有我在呢!”
放心吧,有我在呢!一句话说出口就不能轻易食言,抢火车是个力气活,拼的不仅是力气还有速度、耐力,那时,萍有个佑大的皮包里面盛满了书籍,沉重地让人生畏,每次它都成为我肩上沉甸甸的“负累”,我一手托包抗着包另一只手紧紧夹着自己的包,萍就一路小跑地跟在身后,每一次都是刚踏上火车还没找到自己的座位车就启动了,每一次都充满了惊险与庆幸,每一次我都要虚脱一路子。
在大学的校园里,我们度过了那段青涩而纯真的岁月。那时的我们,眼中只有听不完的课、研究不完的课题,图书馆、教学楼和寝室成为了我们一天的全部里程,我们就是别人眼里的“书呆子”,其实我们那个年代,有很多人都很“呆”!虽然我们不懂得什么是爱情,更不会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牵着手卿卿我我、山盟海誓,但我们之间的情感却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悄然萌芽。
每周六晚上的学校露天影院,成为了我们最浪漫也是唯一必去的地方。我们可以在那里共同欣赏时下最新的电影,从英文版的《爱在黎明破晓前》《飘》到《廊桥遗梦》,每一部电影都成为了我们情感交流的媒介。散影回寝室的路上,我们一路交流一路感慨,那份默契与理解,让彼此的心更加贴近。
毕业后,我们回到了自己的小城,她住在我的临村,一次萍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本破旧的考编《行测》,足有10公分厚,如获至宝,这本书在那个年代可是通向体制内的敲门砖,因为入职考试在那一年是头一次试行,而且像这样的书籍在地方小县城是买不到的。
萍打捞的这本书其实已经相当旧了,眼看就要散架了,萍二话没说,干脆从中间一分为二扯开,她一半我一半,然后我们在交换过来看剩下的部分。可以说就是因为这本书让两个毫无根基的年青人都在体制内扎下了根,我们都如愿以偿地实现逆袭,她留在县城一个部门,我则去了一个城关镇,还是同住一个县城,所以我们走动的更频繁了,这就为日后我们的关系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年摇头晃脑地读着宋真宗《劝学文》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知半解,如今把她娶回家,方知先生先知先觉,书不仅是这们获知知识的阶梯,同样是我们步入婚姻殿堂的“红毯”!

人生啊,正如一场露天的电影,我们是观影的人,同时我们也正在进行着我们自己的演出,而看我们演出的又是不同的别的人。
……
如今,我们已经相守半生。从汉中襄地到江北小城,从怀揣梦想到业内精英,从曾经的懵懵懂懂到现代的沉稳练达,每一步我们都共同走过,每一次醒来,看着熟睡的她,那“满沟与壑的额”和“展不扯眉间的锁”,让我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感动,尽管岁月无情地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但在我心中,她依然是那个纯真善良、充满梦想的女孩,我们品尝着自已自己亲手烹酿的幸福,眼角抹不去的依旧是“笑泪满唇”!
每当耳边响起那首《黄昏》,我都会想起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那些甜蜜与哀愁、起起落落的日子,都成为了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我始终不悔与她共度此生,因为这一路走来,有她有爱,真的好幸福!

萍的故事,是我们共同的故事。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奋斗与爱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美好人生。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白如华)

【作者简介】白桦林,笔名如诗,人亦如诗。山东淄博人氏,生于1973年金秋。江南某农业大学毕业,廿六载深耕基层,现为某街道办事处副高级工程师。然其文心不泯,常于案牍劳形间,偷得浮生半日闲,以笔墨勾勒世间清欢。喜山水,好读书,自媒体平台"南麻指南"主理人,以文字为舟,渡人渡己,在都市喧嚣中辟一方诗意栖居地。
继续浏览有关 山东 的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