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乡
文/黄光和
世上有一个纯朴的地方,是故乡;人间有一个最温暖的港湾,是故乡。叶落归根是每一个游子最难割舍的情结。我刚从学校分配到隔壁乡镇------湘阴中学,我最终还是抵挡不过乡情诱惑,想方设法调入我朝思暮想的故乡碧塘中学教书,为家乡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我没有想过喧哗的城市,更没有想过其他更好的工作环境,我已决心在这块土地上奉献一辈子。我的故乡是永兴县周家村下山组,位于永兴县城南5公里处,交通便利,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人生的摇篮,是我一生不能忘怀,永远眷恋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植被茂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村庄被周围群山环抱,300多户,坐落在永兴大道公路旁,距碧塘乡政府50米。1000多亩肥沃的稻田犹如琉璃镶嵌在山谷里,春华秋实。一条小溪沿村而下,一座紧固的石拱桥横跨在小溪两岸,溪水清澈见底,小鱼儿在水中来回游动,似与村人嘻戏。我不禁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意境。小时候,我们经常光着身子在小溪里游泳,捉鱼。它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几棵古老的樟树的树矗立在村前村后。记得小时候,劳动归来的村民经常在高大的樟树下休憩,驱赶劳作一天的疲劳。晚饭过后,村中男女老少陆续来到大树下纳凉、聊生活、聊劳动、聊家长里短。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穿村而过,街道两边排列着整齐的瓦房(有的已换成两层的水泥结构房)路的两旁栽种如士兵一样整齐的道旁树,宛如一幅美丽的现代山水画。我深受着的故乡,民风纯朴。家乡的村民们相互间讲究诚信,勤俭持家。在家耕田种地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谁家有难,乡亲们都会伸出友爱的双手,为他排忧解难。哪家有好吃的,他绝对会给你分享一口。你家来了客人,他会请你家的客人到他家做客,尽地主之谊。你家的大人到生产队开工去了,隔壁的老人会主动帮助照看小孩。如今这些民风依然浓郁,许多外村人因照顾小孩读书,租赁我们村民的房子,宛如一家人和睦相处。我们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学风,人文荟萃。八、九十年代,每年中考、高考,我村学子几乎都能考上理想的中专学校和大学,跳出农门,成为国家的栋梁。我的故乡土地肥沃,山上栽种着成片成片的冰糖橙、油茶林。之前的水稻田,十年前改为栽种葡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以种田为生,勤劳朴实,勇敢坚韧,辛勤耕耘,每一寸土地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上个世纪,家乡人们以种水稻为主,每到“双枪”季节,我们这些学生或在外工作人员都要来参加劳动,整个农忙季节,全村男女老少都在田地里忙得不可开交,一片欢腾的劳动景象,激荡心旌。家家户户粮仓都盛满了稻谷,丰收喜悦写在乡亲们脸上。如今田地里换种了成片的葡萄,每年的七月,那熟透了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之间,紫色透亮的像一颗颗晶莹的宝石,逗人喜欢,那光滑的外皮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透出淡雅的光芒,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望着这满田野成熟的葡萄,家乡的人们乐得笑开了嘴。初冬季节,金黄色的冰糖橙,沉甸甸的压弯了树枝,满山遍野的橙子犹如在绿色的海洋中点缀着黄金元宝,从远处看,好似给山们穿上一件金黄色的花衣。黄澄澄的冰糖橙,果肉香甜,酸甜可口,橙香四溢。永兴冰糖橙在全国享有盛名,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博会金奖,1999年—2005年连续七届获得湖南省农博会金奖和最畅销产品奖,是湖南省柑橘名牌产品。金黄色的冰糖橙不仅点缀了故乡的群山,而且给村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年,党的好政策惠及村民,尤其是今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周家村村委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大力度奔小康,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全文明的村居治安,安居乐业;洁净雅致的村容村貌,比肩城市;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提升生活品质;果蔬飘香的美丽乡村,特色鲜明;优化的产业结构,拓宽致富之路;文明和谐、向上向善的精神面貌,浓郁了文明村风。我村的新农村建设,在今年8月已正式启动,部分村民在明年春节可以搬迁到周家新村,住上漂亮的新房,过上舒适的日子,沐浴着党的温暖。周家村支书周才旺,年轻有为,敢创敢干,他领导村民们在未来的征程上,始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负韶华,为乡村振兴,勇创佳绩,再创辉煌。(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黄光和)
黄光和,男,1968年2月19日出生,湖南省永兴县人,1987年7月耒阳师范毕业,2000年7月湖南师大自考本科毕业。湖南省永兴县第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担任多年教导主任。酷爱文学,爱好书法。
继续浏览有关 湖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