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网站公告,主题配置修改

【水缘文学•散文随笔】大年三十包饺子||吴秉信(内蒙古)

时间:2022-10-17作者:gljwm分类:散文随笔浏览:490评论:0

散文

大年三十包饺
文|吴秉信
俗话说“再舒服不如躺着,再好吃不如饺子。”饺子是饭中之王,自古以来,饺子是重大节日的主食,其它食品无可替代,尤其是春节,象征着团圆。
我是1970年12月入伍的,自从新兵下到了老连队,每年到了大年三十都要包饺子吃,以班为单位包饺子已是连队的传统。在那时,部队的生活比较艰苦,粗粮和细粮各占50%,伙食标准比较低。连队为了改善战士们的生活,在营房喂养了几头猪,以此来解决副食品短缺的问题。记得连队每年都要杀一头大肥猪过大年。在欢庆的节日里,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了一起。期间,我们将会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更重要的是将会受到部队大家庭这所大学校的无比温暖。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炊事班的战士们给每一个班都准备好了饺子面和饺子馅,班里责成两名战士去炊事班领回。也正是从这时起,大家都摩拳擦掌,期待已久包饺子的温馨活动开始了………
瞬间,战士们有和面的、有拽饺剂的、有擀皮的、有包饺子的……大家分工合作,井然有序的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班长更是忙前忙后,他又要安排新战士包饺子,还要做包饺子示范,又要去炊事班排队煮饺子……
集体生活在部队包饺子,吃饺子、抢饺子,真是有滋有味。包饺子是一个细致活,还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虽然当兵的大都是来自农村,都干过家务活。但是,南方兵大都不会擀饺皮儿,更不会包饺子。他们包出来的饺子大小不一,歪歪扭扭,有站着的,有躺着的,摆出来的饺子个个都像是打了败仗的样子。幸亏,我在家跟母亲学习过包饺子。刚一开始,我总是包不好。包一半另一半露出得馅儿总是封不住口;有时包得不严实还不到煮的时候就开了口;有时把皮挤破了就再用一张皮补救……母亲包饺子游刃有余,双手合力使劲一掬,一个圆圆的漂亮的饺子就成型了。把饺子摆放在案板上犹如“威武的战士”,个个都英姿飒爽,可谓是正宗的山西饺子。除此以外,母亲还会包推边儿饺子,花牙饺子等。这次,我的包饺子技术正好用上了派场,无论擀饺皮儿还是包饺子都难不倒我。
在大家都不会的情况下,我擀饺皮儿成了主角……
因为我一个人擀饺皮儿供全班人包非常的吃力,为了提高擀皮儿速度,我推出新招:由一个一个地擀皮变成了两个剂甚至3个剂摞在一起来擀皮……
饺子包好了,选出两名活跃的战士去炊事班煮饺子……
“一号灶的水开了……二号灶的水也开了……快……快下饺子……”炊事班长犹如一名熟练的指挥官在提高嗓门儿大声地喊。整个食堂充满了欢乐的海洋,喊声、笑声此起彼伏……
连队有两口特大的出烧锅,十人的饺子都下进锅里谁都不挨谁。全连十多个班都在这两个锅里煮饺子,锅里的水变得十分浑浊……饺子出了锅,我们班的饺子最糟糕,捞出来的饺子烂了一多半。我心想,这大概与我三个剂子摞在一起擀饺皮儿有关吧……尽管是这样,我们都是吃在嘴里暖在心上!
“七班的饺子烂的最多……一二班的饺子煮的最好,没有一个烂饺子……”炊事班长提出让我们向一二班战士学习……
屋外气候寒冷,屋里暖气浓浓!谁说部队没有年味?我倒觉得“军营”别有一番的滋味。小小的饺子里装满了家的情谊,大家吃着自己亲手包得饺子,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有些味道,吃进胃里就成了回忆:部队过大年包饺子,战士们的联欢、歌声和笑声,还有那热气腾腾的饺子,暖暖的氛围和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这一刻,都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息,享受着所有人的幸福!
许多年过去了,我依旧忘不了部队包饺子的情趣,尤其是战士们那种兴高采烈,喜气洋洋的场景。他们远离家乡,可是,每年都能过上一个有意义的新春佳节!每当过年吃到饺子的时候,我便回忆起在部队包饺子的情景,还有那份难以割舍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吴秉信


作者简介




吴秉信(笔名吴华、吴磊),原北京军区69军51082部队,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生于山西省朔县,1960年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故乡。念过书,学过医,参过军,当过工人,干部。现已退休,依然老骥伏枥,磐石之固,笔耕不辍。自1972年写稿以来共创作60万字作品,发表900余篇文章。其中包括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通讯等。作品散见于全国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入书33本,有《钟老师》《剜鸡眼》等九篇代表作。获奖26次,其中金奖3次,一等奖3次。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