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一个水饺
文/马率芳
父亲举着一个水饺,急匆匆地跑回土屋,向奶奶炫耀:“三婶给了这个让我吃!”苦命的父亲,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6个年头了,还没有见过、更没有吃过水饺呢。一唱雄鸡天下白,焕来春天照人间。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摧毁了蒋家王朝的统治,推翻了压在劳动人民头上“帝、官、封”三座大山,人民当家做主得解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七十年代初的大年三十早晨,父亲从生产队领回来一个忆苦饭糠窝头,分给全家每个人都尝了一口,“在旧社会,就连这个也填不饱肚子”。父亲在世时,每逢大年三十,我家就进行“忆苦思甜”。崭新的毛主席画像,张贴于屋子正面墙的中央,家谱祖先的牌位供奉在适宜的位置,神桌上的香味萦绕,简洁的土屋内,一家人沉浸在过大年的欢乐气氛中,母亲手脚不停地忙里忙外,掌控着剥葱、剁肉、和面、调饺子馅等,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帮着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童真欢喜地渴盼尽快吃上饺子。紧急而有序的前期准备妥当了,进入作面剂、幹面皮、包饺子阶段,父亲的忆苦思甜开始了:“那年那月,遭遇灾荒年,地里颗粒无收,家里“揭不开锅”。为了全家人活命,爷爷奶奶忍痛割爱,把大姑姑卖到磁县给人家当童养媳妇,13岁的姑姑被人家强行领走,姑姑嚎啕大哭了一路。爷爷急火攻心暴病而亡,家里真是塌了天!我这辈子吃的第一个饺子是三婶给的.........”。我们姊妹几个似懂非懂地听着父亲的诉苦。少倾,父亲教唱我们齐唱革命歌曲,“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河深海深不如阶级友爱深”。忆苦是深刻沉重且短暂的,思甜欢乐吃饺子则是现实的。平常喜欢读书且见识多广的父亲,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讲的饺子起源的故事更是津津有味:“天下美食,好吃莫过于饺子”。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学家张仲景发明的,为了帮助穷苦人们治疗冻伤的耳朵,张仲景把驱寒食材用面皮包成了耳朵的样子,做成了驱寒娇耳汤,后来人们模仿娇耳的方法,做起了食品,而这种食品就是现在的饺子。祖祖辈辈传承至今已有2600多年,明嘉靖二十五年,由明藩唐王和地方儒医捐款,在河南省南阳仲景墓畔修建了“医圣词”。勤劳智慧的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探索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民俗、歇后语、打油诗、顺口溜等饺子文化,比如“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围锅转”,“出门饺子回家面”,“没有饺子不过年,不吃饺子过不去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等等。中国传统重阳节的“孝老敬老百人饺子宴”、精准扶贫整村搬迁的“乔迁之喜的村民千人饺子宴”等,都是新时代的时尚饺子文化。父亲和母亲还正在包饺子的时候,我们姊妹几个就急不待地向锅里加水、往灶膛里添柴、拉风箱烧火、拿碗拿筷,母亲风风火火地把煮熟的饺子盛满了六大碗,摆放在风箱板面上让孩子们先吃,趁着哥哥去院里点然鞭炮的间隙,姊妹几个争抢着拿哥哥用竹棍自制的饺子钳,快速地吃下自己碗里的第一个水饺。(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马率芳)
马率芳 男1956.6月生人,河北广平人,退休干部,在职研究生学历 ,广平县老干局第四老干支部书记、广平新联会顾问、县作家协会成员、金秋文友协会秘书长、(鹅城中医报)主编。
继续浏览有关 河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