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网站公告,主题配置修改

【水缘文学•散文】农耕牛事||张勇(甘肃)

时间:2022-03-15作者:gljwm分类:散文随笔浏览:842评论:0

360截图20220315211354760.jpg


农耕牛事
文/张勇
春暖花开,大地回春,正是田间伏牛耕种的好时节。我记起了八九十年代农村靠牛耕种、与牛相处的往事。
夏天的凌晨天空乌黑乌黑象锅底一样,借着繁星满天和月影,我背着耱,父亲肩头上搭着犁轭和牛耕头,睡眼朦胧地赶着牛顺着河畔走向麦茬地。到了地畔天麻麻亮。父亲熟练的给牛套上犁轭、牛嘴套,连接犁铧。我先拉着牛顺地畔边耕出一条犁沟,训练有素的耕牛会顺着已经耕好的犁沟独自来回拉着犁,一遍一遍耕,直至全部耕完。父亲一手握犁把,一手甩起鞭子赶着牛,牛随着犁沟的印痕,踏着稳健的步子,睁着圆圆的眼睛,吭哧吭哧,精力充沛,以“牛劲”拉着犁铧划开麦茬地的肚皮,刚翻出的土黑沉沉冒着湿气,麦茬和杂草等被压在地下变成来年耕作的肥料。刚耕过的地,土地湿而不黏,散发着淡淡的腥味,象棉毯,脱掉鞋子,顺势翻几个耕头,筋骨瞬间变得酥软。找几根树枝,生起火堆,既可以取暖又可以烧些喝的水,悠然而自得。
夏天牛不耕地时,我每天早晚都要在野外放牛。当太阳刚刚吐白,我揉揉眼睛,拿口馍,赶着牛,踏着湿漉漉的草地,到村子附近的河畔、地埂边或大路上,赶着牛吃草。牛伸长舌头,哧啦一下,舌头一展,草尖顺势被卷进了牛的肚子里。当太阳升起来,热辣辣的阳光洒遍田野的各个角落,山上、川塬地里粮食上的露水全部散去,就要让牛在河里喝饱水赶回家。
下午,我们喜欢赶着牛到较远的蔡裕沟或向家湾这两个地方去放牛,放牛的大多是老人或学生,我的三爷、五爷常和我放牛。我先和他们商量好放牛地点,回家背上洋芋、蒸馍和水瓶,赶上牛,顶着烈日,把牛赶到视野较开阔的塬畔,选择有利地形,待到牛吃一会草不乱跑时,拾些干柴,生起火堆,边上煨几个洋芋或蒸馍慢慢烤,找附近的山窝里弄点水熬罐罐茶,我们小孩子也能跟上溜几口,吹着凉风,头顶暖阳,烤着柴火,吃几口馍馍或烧好的洋芋,看着懒洋洋的牛,舒服极了。莽莽山野,给牛留下了难得的天然美食。多少年以后,人们刮起了野外烧烤的风,但没想到世上还有那么多的食材可以用来烤着吃。宽阔的山野也是小孩子们舞棍弄棒、赛跑跳跃、武打格斗、上树捣鸟、肆意玩耍戏闹的舞台,棉软的草地绝不会让调皮的孩子摔伤。
农民种庄稼需要学习,牛学会耕地也需要多次调教训服,才能顺着犁沟耕地,顺着路拉车。小牛2岁左右时,要小心翼翼套上犁轭,由熟悉耕地的老把手,选择一处较为平坦的地,专人拉着牛缰绳,一遍遍尝试着耕,牛上下乱窜、一惊一乍,踏破拉牛人的脚后跟、拉坏犁具都是常有的事。记得我们家养的一头小黑红色的牛,好长时间没有学会耕地。
当牛安静下来不乱跑时,我可以心无旁鹜品读书香。野外的酸刺林下,光秃秃的山顶上,绿油油的草地上,歪脖树上,伴着牛啃哧啃哧的吃草声,我陶醉在“敕勒川,阴山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中,尽享“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莽莽山野美景。看了王二小的故事,总想着如果敌人来了顺着自己熟悉的山路把敌人引入埋伏圈。有时,我还会带着暑假作业,蓝天作灯,大地为桌,匍匐的草地上,解数学物理,背英语语文,吼几声信天游。“大地留下我的梦,小河亲过我的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四季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自己成了主宰一方山头的英雄。牛是我最忠实的听众,只要它不乱跑,我尽可以任凭思绪天马行空。
当然,放牛也要格外小心,要让牛始终在视线可及范围之内,山里的粮食是最吸引牛胃蕾的美食,如果稍不留神牛跑进庄稼地,轻则啃食踩坏粮食,被人唾骂。重则牛吃得太饱会胀死牛,造成巨大损失。有时,牛还会迷失方向,失牛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牛也是有秉性的,公牛跑得快、力气大,母牛稍逊。挑食的牛体格瘦弱,耕地力气弱。贪吃的牛健壮干活踏实。越是健壮的牛,吃草永远走在弱小的牛前面,最先品尝没有被践踏过的带着露水的鲜草。若不长眼色的弱牛挡住了眼前的美食,强壮的牛会豪不客气抢着吃,如再不识眼色,那就只好用牛犄角来一分高下。
放牛娃会根据牛的毛色、秉性给牛起外号“敏个子”“大疙瘩”“歪脖子”,管牛听懂听不懂,叫的时间长了放牛娃都记住了,时间长了会对牛产生感情。记得那一年,家中一头壮实的枣红犍牛,无论拉架子车还是耕地都乖巧灵活,但牛老了总要倒换掉,当被牛贩子谈好价拉走时,我流下了眼睛,牛也好象知道它既将离开我们,眼窝里也淌着泪。经典古典神话《牛郞织女》中,老牛忍痛割下自己的皮成就牛郞“七夕相会”的美好传说。卖牛时,农村人只愿意把牛卖给喂牛的人,而不愿意卖给屠宰场。
牛的忠厚坚韧和渊源流长的农耕文明一脉相承,无论耕地还是拉车,只要能承受得住,宁可挣断绳,不会退半步。在农村亲眼目睹农民辛辛苦苦种庄稼就像老黄牛,激发了我“跳出农门”的勇气和力量。在学校“俯首甘为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诗句激励着我爱憎分明,时刻保持骨气和正义。参加工作后我多年在乡镇政府工作,深深感受到千千万万的农村基层干部发扬着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辛劳奔波在基层一线,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石。辛勤付出,默默无闻,使出牛劲牛力、踏实干事也成了我的人生信条。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张勇


作者简介



张勇,男,汉族,甘肃省华亭市人,生于1977年,文学爱好者,撰写的稿件《甘肃经济日报》《平凉日报》等报刊偶有刊登,参与主编《<关山跫音>——华亭市文艺评论作品选》。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