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创建微信以来,记录了生活,提高了沟通,也为办公提供了方便。微信群或朋友圈中,发个信息似乎很正常,跟着点个赞,也好像是顺手之举。一般发信息是有原因的,希望引起别人的赞同和共鸣,跟着点个赞是礼貌回应,也是认同认可。然而,就发的内容来说,包罗万象,不胜牧举:有生活类,奇闻类,广告类,游戏类等;而发的形式也丰富多样,应有仅有:有文字、图片、视频和链接。如此信息合不合你的口味,对不对你的兴趣,呼啦啦就来了。看吧!信息量大的目不暇接,无所适从;不看吧!感觉脱离了社会,深怕漏掉关键信息和有效资源。在朋友圈里发信息的目的,也许是展现生活的美好,或者是表达自己的感受,亦或是跟风时尚的转发,更多的是某个信息强大的感染力触发个人情感后,本能上一种自我倾向性的分享。有发就有相应的赞。要说给别人的点赞,随意性还是比较大,有时候连内容都没看,就一个大大的“赞”字。微信群、朋友圈也称得上宣传阵地,其中舆论磁场的感染力、渗透力和解构力不容小觑,扩散后的价值效应也非同小可。在朋友圈发的信息和点的赞,有时候,也会引发一些意外和尴尬。有好几次,夜深入睡了,微信提示音响个不停,怕有急事,不能不看,不看则已,看了无语,发的全是KTV的视频。尽管发信息的朋友平时要好,但不是时候,叫人哭笑不得,也不知如何回复,总不能一点回敬。一位朋友喜好摄影,时常发些个人作品,起初人们点赞热评,后来发的次数多了,点赞的人也随之少了,我也顺手滑阅,或者一赞而过。可一次闲聚,就曾发的一些作品,从视角、背景和艺术效果方面,解说的滔滔不绝且眉飞色舞,我竟插不上一句称赞的话。这其中不是他尴尬,而是我比他还难受。更为可笑的是有一位领导,点赞了一位上级领导的信息,抢了个头座,排在了第一,结果群里其他人回复的全是“收到,遵照执行。”一时的疏忽,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话。这其中不仅仅是丢人现眼的事,扣一个工作飘浮,心不在“位”,也合情合理。要说这发信息或者点赞,还是要慎重对待。不管是领导发的,同学同事发的,亲戚朋友发的,不仅要审视细看,还在有礼有节的回复。发信息的人有可能随时在发,而回敬信息,就没那么及时。或者说有些尴尬,譬如:不常联系的朋友,忽然在你的朋友圈发信息“串门”来了,你赞与不赞?朋友间不合时机的搞笑信息来了,你又咋赞?大清早的,半夜里的,开车时候的……通常情况下,发信息是有原因的,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点赞就随意性大了,如果总结一下随手点出去的赞:内容上大概有认同认可的赞,激动感概的赞;也有随口无心的赞,顺应示好的赞……相反,还有诙谐搞笑的赞,不痛不痒的赞,情非所意的赞,答所非问的赞。现实生活中由随意、应付和不明情况而点出的一些赞,闹出的笑话,惹出的麻烦也不是没有。点赞是给别人的,也是个人的,最终就成为大家的了。既然是大家的事,那就不能不考虑一个赞的内容和效应,规则与恰当的问题了。细细品味,这平常的,无言的点赞,里面确实有学问。辨明情况的赞,真情实意的赞,恰到好处的赞,不前不后的赞……都得一一把握。要想赞有水准,有艺术,有技巧,赞的热情、真诚和恰当,就得慎重而行,该发时发,该点时点,留白时留白,做到发赞自如,适可而止,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收获一个洒脱的自我,逍遥的人生。
初稿:2022年12月20日
二稿:2023年4月3日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把玉明)
把玉明:甘肃省武威市人,在职教师,热爱生活,喜好读写。
继续浏览有关 甘肃 的文章